最新资讯

不能忘却的记忆2022-11-27

那年  首次推荐优秀中青年盟员2021-05-28

1981年初,39岁的我与上百名中青年知识分子成了拨乱反正后首批民盟盟员。当时,大家约定俗成称我们为“新盟员”,以区别文革前入盟的“老盟员”。

光与火的生命——追忆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龚灿光奋斗岁月的点点滴滴2021-04-09

慈父龚灿光离开我们已30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仗义执言、乐于助人、执着奉献,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融入我的生命之中。

胡锦涛与蒋树声2021-03-15

江泽民与丁石孙2021-03-15

江泽民与费孝通2021-03-15

邓小平与楚图南2021-03-15

毛泽东与胡愈之等2021-03-15

邓小平与史良2021-03-15

毛泽东与杨明轩2021-03-15

毛泽东与沈钧儒2021-03-15

毛泽东与张澜2021-03-15

民盟市委盟史及理论课题召开开题会2019-05-17

5月17日,民盟市委召开盟史及理论课题开题会,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黄燕苹参加会议,会议由宣传处调研员张涌主持。 会上,张涌介绍了盟史及理论研究会2019年新立项的10个课题内容,通报了研究会承担的2019年民盟中央、市委统战部课题,参加市政协理论研究活动等情况。随后,课题组负责人分别交流了课题计划、推进情况。专职副主委黄燕苹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各课题组要落实计划、对标对表,认认真真、保质保量完成课题,担起发祥地盟史研究的重任。下一步,民盟市委将结合民盟中央、市委统战部的要求,谋划课题方向,严格评审,做好课题

忆吴玉章在重庆的二三事2018-11-27

吴玉章是四川荣县人,是中共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 被毛泽东评价为“一辈子做好事的人”。他1945年底到重庆,1946年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直到1947年才返回延安。在渝期间,吴玉老①为团结重庆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陶行知作诗宣传抗日2016-12-26

陶行知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还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大众化诗人,他所作的诗歌易懂易唱,深受群众喜欢。1939年2月底,陶行知来到重庆北碚,开始了他为期7年的抗日宣传。陶行知说他不懂诗,是谦虚,说他的诗是打仗的“号筒”,那是千真万确。他曾在《诗人

李公朴: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战士2016-05-26

——史良在重庆的斗争事迹三十三年前,中国政治史上出现了一次震惊中外的事件,这就是李、闻血案。国民党特务分子以最卑鄙、最无耻的手法,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光天化日之下,向两位在人民中享有重望的知识分子开了枪。李、闻两位烈士

潘大逵关心家乡文化建设2016-03-09

1984年开春,我从县精神文明办公室调任开县文化馆馆长。1986年县委、县府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作出了改造老县城东渠河的决定,县文化馆也就成了改造中唯一所在的事业单位。在县政府召开拆迁东渠河工作会议上,分管县财政的蔡如雷副县长谈到县文化馆时

我国政治舞台上的“职教派”2016-02-25

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三党三派创建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这三党三派中,有一个叫“职教派”。这个“职教派”,还和工商经济界人士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以黄炎培为首,由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系和团结起来的一批文教界和民族工商界爱国人士世称“职教派

陶行知北碚二三事2015-11-24

1939年春,陶行知先生从国外宣传抗日救国后回国,到重庆后随即应卢作孚先生、卢子英先生俩兄弟之邀到北碚办学。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简称北碚试验区)区长卢子英对陶行知先生十分推崇,他在回忆录中尊称陶行知先生是他的“恩师”。陶行知先生在北碚

童第周:动静之间显风范2015-10-19

1938年1月,国立山东大学教授童第周随学校辗转多地,抵达四川万县。1946年6月,童第周离开重庆国立复旦大学,赶赴在青岛复校的山东大学。在避居西南的艰难岁月里,童第周乱中取静,孜孜求索,留下了老一代知识分子奔走不息的背影。颠沛流离路艰难1

友情链接

Top